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室联合多所中学开展中国水周主题教育活动
2025-03-30 07:04  

“青藏高原的水与天津的水有什么不同?”“水为什么会往高处流?”“如何用同位素来示踪水循环的路径和速度?”在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与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中学携手举办“节水护源我先行,青春聚力守碧波”系列主题活动,这堂特殊的“大思政课”让这几个问题有了答案。

  3月24日,新华中学操场上,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商沙沙老师在国旗下为现场师生讲授《减缓气候变化,守护冰川,从我做起》思政微课,并向师生发出“生态守护者”的青春号召:冰川消融不是远方的叹息,而是我们触手可及的责任。新疆天山冰芯中1940年的黑碳数据,揭示着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深远且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关一盏灯、拧紧水龙头、重复使用笔记本……这些微小的行动,都是我们守护冰川的青春力量。

  张兵老师以《解密水循环 珍惜水资源 共筑水安全》为题,为新华中学师生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他从地球系统科学切入,以同位素示踪技术解密水的“前世今生”;通过全球淡水分布数据,揭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的严峻现实;更以天津为例,展现南水北调工程如何让一座“干渴之城”蜕变为“河湖复苏、候鸟云集”的生态典范。从“水往高处流”的东线工程奇迹,到白洋淀“荷塘苇海”的生态重生,再到天津河湖水面十年增加131平方公里的治理成效……科学与情怀交织,让抽象的“水安全”化为可触可感的家国成就。讲台下,学生们认真做着这份特殊的思政笔记:“每一滴水,都是中国智慧的结晶。”

  走进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尚云涛老师结合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减排战略,向天津中学的同学们介绍了同位素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高温裂解元素分析仪等大型仪器的特点和用途,介绍了一滴水如何通过这些仪器呈现出不同的样品曲线从而破解水中蕴含的元素秘密。在分组水质检测实验环节,郭长城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师大金钥匙湖边取水采样,大家将自己动手采取的湖水仔细过滤、制样,在郭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操作水质分析仪器,试剂滴落瞬间引发的颜色渐变引得组员们齐声低呼,屏幕上的元素浓度曲线更让“水质健康”一目了然,让在场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的魅力。实验后,师生共同探讨“家庭节水十项行动”,从一水多用、修复漏水等生活细节切入,深化节水意识。

  “曾经觉得节水是口号,如今才知它是科学与责任的交融。”新华中学一名学生在活动后写道。从冰川守护的宏大叙事,到实验室数据的微观印证,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少年深刻领悟:节水不仅是生态命题,更是家国情怀的践行。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师张兵表示:“通过此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开展,让水资源知识从实验室走入中小学、走向生活,让更多青春力量在守护碧水中绽放光芒。”(记者姜凝)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