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筑科学梦 强国行动育未来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为平山道小学提供科普研学教育服务
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迎来了一群充满好奇与活力的“小小科学家”——平山道小学40名同学。作为全国高校教师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水室党支部充分发挥高校服务教育的社会职能,精心策划了一场以“探索科学奥秘•共筑地球家园”为主题的科普研学活动,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种子,点燃强国梦想。
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伊始,支部师生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繁星筑梦•天津师范大学首届科学家精神展”。通过珍贵的历史图像和生动的故事,志愿讲解员向孩子们展现了郭永怀、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等一大批现代科学家们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同学们驻足于展板前,眼神中充满敬仰,纷纷表示:“要像科学家们一样,用知识为祖国贡献力量!”这场科学与爱国精神的洗礼,正是水室党支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多元科普实践,激发创新潜能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以“强国有我,科技先行”为宗旨,为同学们设计了分组实践环节,让科学知识“活”起来:
一组同学跟随带队老师来到地理学部参观“沧海桑田话天津”科普走廊。孟伟庆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天津的地质变迁、华北平原的形成、燕山山脉的形成以及为什么说天津是退海之地。让大家了解了天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情况,告诉同学们,天津虽然地处海河下游,拥有很多的河流,但这些河流由于海拔低、土壤盐分含量高以及污染等原因,导致水质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天津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我们要节约水资源。通过参观和介绍,同学们直观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培养了他们“在天津、知天津、爱天津”的家国情怀。

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一楼大厅,二组同学们化身“实验员”。于雅琴、宋爱茹两位老师详细讲解粗盐的来源,并现场演示粗盐的提纯实验。同学们对粗盐到精盐的转化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同时对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验器材和所涉及的化学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感悟到科学的严谨性。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也纷纷提出了心中的小疑问,例如经过提纯后的精盐能吃吗?菊花滤纸是怎么折叠的等等,实验老师们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并亲手教同学们折叠了菊花滤纸。这次小实验激起了同学们对科学的极大兴趣,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兴趣基础。

三组同学们来到师大钥匙湖畔进行水质检测实践。杨曦老师带着同学们用仪器分别检测了湖中水、矿泉水、纯净水的酸碱性(pH值)、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物质(TDS)等,一个个数据让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水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郭长城老师利用浮游生物采集网,通过“S”形采集1-3分钟浮游动物,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透明样品瓶中,供同学们现场即时观察采集到的浮游动物。郭老师告知同学们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良好的水质依靠健康的水生态系统维持,浮游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水体健康环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作用。他以此教育同学们,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神圣的职责,我们要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


三组活动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实验动手能力,更将“科技强国”的信念深植同学们的心间。
书香伴成长,筑梦向未来
分组活动后, 期刊出版中心《青少年科技博览》杂志主编周四红老师向参与活动的平山道小学每一位师生赠送一本杂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翻阅新收到的杂志,互相分享发现的趣味内容。水室副主任崔振林寄语同学们:“希望大家像杂志里的小科学家一样,保持好奇,勇于探索。”


聘任科学教育副校长,深化校地合作
平山道小学德育主任张蕊老师为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员张兵老师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他为该校科学教育副校长,标志着双方在“科教融合”领域迈出新步伐。之后,张兵老师以《解密水循环 珍惜水资源 共筑水安全》为题,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循环、水利用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张兵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而精彩,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让他们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探索出无限的可能,强国使命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结语
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的精心安排下,平山道小学的学生们通过参观、实验、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感受了科学的魅力,增强了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此次研学活动也是天津师范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践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缩影。未来,水室将继续深化与中小学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以科学之光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